close

在偏遠的鄉下,一對夫妻生了兩個兒子,
大兒子從小就是父母眼中的乖寶寶,對父母的話唯命是從,
小兒子從小就不愛唸書,結交一群酒肉朋友,是父母眼中的頭痛人物。

大兒子雖然不用父母操煩,但結婚買房子後很少回家,父母只有三大節日時才見得到他,
因為他總是說他的工作很忙,假日也要拚經濟,即使如此他還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;

小兒子出外創業後,幾次生意失敗回家跟父母周轉,雖然常常回家但都不敢待太久,
怕父母想到時又會唸他一頓,不過只要父母有任何的需求,一通電話他馬上會趕到。

時間一天天過去,父母也一天天老去...

大兒子還是說他很忙,一年還是只有回家三次,難得多一次回家的時候是伸手跟父母借錢;
小兒子雖然沒做成什麼大事業,但只要有空就會帶著老婆小孩回家陪父母吃頓飯,
到了五十歲才買人生中第一棟房子的他,偶爾會塞幾千塊錢讓父母當零用錢花,
他沒辦法讓父母享受很好的物質生活,唯一能做的只有這麼一點小小的能力!

父母相繼辭世後,留下兩塊土地和一間老房子,
其中較大的土地因為地方建設的緣故,價值八百萬,另一塊較小的土地,卻只值二百萬,
大兒子在父母辭世前就要他們分大土地給他,因為弟弟年輕時生意失敗跟父母周轉了些錢,
大兒子覺得那塊大土地是他應得的,但父母怕兄弟失和,直到臨終前都沒有分家產。

在三個多月的協議後,兄弟達成了共識,大兒子分大土地,小兒子分小土地、老房子和200萬現金,
就在財產過戶後幾天,大兒子以高於八百萬的價格賣掉了父母守了六十幾年的祖產,
買主是到城市發展賺了些錢回家鄉買土地的人,買主及他的父母都認識大兒子的父母,
變賣祖產後的大兒子變成了堂兄弟當中最有錢的人,但分到小土地和老房子的小兒子並不羨慕,
反而覺得很知足,因為他即使分到大土地也不會賣掉,擁有有價值八百萬的土地,日子依然是如此...
現在的他只想為父母守住小土地和老房子,這是他唯一能做到的!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覺得的乖,有可能不是真正的乖,
覺得的壞,也不一定是真正的壞。

人應該要有一顆善良且為人著想的心,
而不是老是以『自我』當做出發點,
要求身旁的人都必須迎合且滿足他的需求,
將別人的退讓當成是理所當然,自大而無禮,
大兒子永遠也不會覺得是小兒子把大土地讓給他,
他只會覺得那是他應該得到的,他得到了公平的分配。

看起來很有錢的大兒子,其實我一點也不羨慕他,
我寧願不要土地、不要錢,父母平安健康的活著,
那雙眼裡只有錢的嘴臉,那顆連父母都可以不要的鐵石心腸,
他是很有錢,卻也貧窮地只剩下錢。

對我來說,我好難理解「連家都可以不要」的心態,
一塊蘊育他成長的土地,一個培育他茁壯的家,一對以他為傲的父母,
到底是什麼樣的環境、什麼樣的背景改變了他,
又或許...這就是原來的他。

即使心裡有許多的疑問,但這個人已經漸漸和我們脫節,從他不把家當家開始.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ⓜⓘⓘ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