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並不是愛吃粽子,而是吃粽子時會讓我想起最愛的阿嬤。
以前每一年的端午節,阿嬤總會和姑姑一起相約包粽子,
兩人再將合力包好的粽子均分,達成最大的時間與經濟效益!
待端午拜完祖先後讓我們帶回台中,這是每年端午節的慣例~
三年前阿嬤過逝後,專屬於阿嬤味道的粽子就消失了...
今年年初老妹跟我提議端午節去跟姑姑學包粽子,
因為姑姑的手藝是阿嬤傳承的,我們跟姑姑學也等於是學了阿嬤的手藝,
我們在六個月前先把時間空下來,隨著端午節來到和姑姑確定好時間後,
我們的包粽初體驗就在端午節前的一個星期執行~
5:30起床,6:30從台中出發,在莿桐吃碗粿早餐後,8:00抵達姑姑家,
老妹說她之前看阿嬤弄都弄一整天,所以我們要早點出發才能完成今天的包粽計劃~
一到姑姑家,馬上就有許多的工作等著我們,姑姑希朢我們能從頭開始學...
先在糯米盆中,加入花生和鹽巴攪拌
攪拌均衡,讓鹽巴平均的分佈在每一粒糥米上
姑姑之前就洗好、準備好的粽葉,分成兩個部份左半邊的葉片較小,右半邊的葉片較大
包粽子時要將小粽葉放上面大粽葉放下面折成漏斗的形狀~(光這個步驟就讓我的頭很大)
粽料也是姑姑前幾天就準備好的,她等我們到的時候才炒,
先將蝦米、香菇放下去爆香,再加入油蔥、豬肉、醬油,炒香後粽料就完成了...
炒了滿滿兩大鍋,這樣的份量讓我們包了五至六串的粽子
前置準備工作完成了,真的要來「包粽子」了~
姑姑習慣用椅背來掛綁好的粽子,
她說我和老妹一人一邊,姑姑真的太瞧得起我們了>"<
這個畫面讓我有股莫名的感動,代表著《傳承》
如果阿嬤還在就好了,我真的真的好想念她~
【姑姑教學中】從第一個步驟到最後一個步驟對我來說都非常的困難
老妹和姪女合力完成的粽子,看起來還蠻有模有樣的!
我自己獨力完成的粽子,怎麼那麼的四不像?(嘆)
我和老妹、姪女合力完成的第一串粽子,
這時姑姑一個人早就已經完成了兩串粽子,薑果然是老的辣!
我們的第一串粽子要放進廚房裡排隊了(汗)
我們都會把粽葉給弄破,包粽子真的好難好難~
老妹和姪女終於包出一個比較像樣的粽子了(鼓掌)
四十幾年的功力果然不是蓋的,粒粒飽滿的粽子,看起來就是賞心悅目!
這才叫做「粽子」!
半天下來我、老妹和姪女三個人總共完成了兩串,現在已經進入最後階段了...
雖然我從包到綁都是一個人獨力完成,但粽子的賣相真的好差,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~
我和老妹一直在爭辯這顆粽子到底是誰包的,有50%的機率會是我...
不用我多說,明眼人一看知道差別了!
這串有經過姑姑整理,要不然看起會更慘不忍睹!
我們那時要把第二串拿去廚房時,就因為沒綁牢應聲掉了兩顆粽子在地上,
媽媽也說如果將沒綁好的粽子拿去蒸籠蒸,粽子會散開,整鍋粽子都會毀掉...
我知道包粽子很難,自己真正體驗後才知道是非常的難~
不知道明年姑姑還願不願意教我們這兩個不長進的徒兒?